2011年12月18日

聖誕平安喜樂之耶穌基督

讓我用這首優美的歌曲,向您說聲  Merry Christmas!



耶穌基督 Yezese
詞曲\陸森寶
Jesus Christ: BaLiwakes "Lu Sen-Bao" (Songwriter )

i Yezese (註1) na kinuresangDalan ,aLamu redeku mi , aLamu nawuwi mi .
marayas mi kiyaanun kanu , a nu redekaw mi , sadeku mi , arekeD mi .

耶穌,我們所依靠的,  請降臨我們,看顧我們。
我們時時向您祈禱,  若蒙親臨,
將溫暖我們,堅固我們。

i Yezese na kinuretemamayan , aLamu pukeDangi mi , aLamu keDengu mi ,
marayas mi semasungaL kanu , a nu kilengawai mi , piyakeDang mi , kakeser mi .

耶穌,我們的父,  請賜給我們力量,引導我們。
我們時時敬拜您,  若蒙垂聽,
我們必有力,且堅強。

i Yezese na puriyayiyamawan (註2) , aLamu riwaki mi , aLamu Diyaru mi .
semeneng nu piwalakaw mi , a nu lamanai mi , kababuLai niyam kaLidaanan .

耶穌,救贖者,  來清理我們,照亮我們。
既然您視我們為子,  若蒙垂憐,
我們的道路,必美善。

〈註〉
1. Yezese:外來語,即耶穌。
2. puriyayiyamawan:乃供品、犧牲的意思,此處喻指耶穌,祂是救贖者。



聖誕節正在接近中!
一直想著要找一首合適的歌曲向大家恭祝聖誕,左思右想,哪首歌好呢?

對於商業化的聖誕節覺得有點難以忍受,
對於只強調歡樂的聖誕節感到有點膚淺,
聖誕樹、麋鹿和聖誕老人受到過度注目,
尼可拉斯主教(聖誕老人傳說的原本)不知作何感想?

在這個電子化的時代裡,
再也收不到郵差投遞在信箱裡的聖誕卡。
即使信箱裡躺著卡片,
也是那種貼著印表機列印出來的姓名地址條,
卡片裡面的署名也是統一印刷出來的。
在這種時代、這種情境,
怎麼樣的問候,才能傳達心中的真誠呢?

這首比努悠瑪雅呢(卑南族)的歌曲,「耶穌基督」,
對我而言,就像彌撒曲裡的「垂憐經」(kyrie)一樣,
將我們帶到聖誕節的主角,耶穌基督,的面前,
以馬內利的應許,因著躺在馬槽裡的耶穌應驗了,
聖子上帝虛己來到人間,取了人的樣式,與人同在。

今年的聖誕節,
邀請您,和我過一個寧靜的平安夜,
讓這首「耶穌基督」的甜美樂聲,
載著我真誠的祝福捎給您,
輕柔地說著:
願耶穌基督賜給人的平安和救贖,
充滿您的生命!







2011年12月13日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無意中」真是有趣!

前兩天,我,無意中買了一張DVD,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愛不釋手,驚為天人!

看/聽了之後,才明白,
在台東,我們稱為卑南族的南王部落,
過去十年間,拿下了8座金曲獎!
WOW~
在這片2010年初演出的DVD中,
可以盡情地欣賞他們的演出。

這些歌曲時而高昂、時而低訴;
時而俏皮、時而壯闊;
有時纏綿、有時嘹亮。

奇異的是,
有些,竟然讓人,
忍不住,
濕了眼眶!



上面這首「太巴塱之歌」是阿美族的古調,
這場音樂劇的安可曲。

讓我十分感動的地方,除了歌曲本身的生命力之外,
還有南王部落的老少男女,
一同站在舞台上,一同高歌,
傳達出來的「生命共同體」的凝聚力!
這是「合一」的最佳詮釋哪!

我,就用這首歌,向你說: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就是好久不見/問安)




2011年10月19日

英國行之吃什麼?

出門旅行,吃,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早餐時要有一壺紅茶
在蘇格蘭時,早餐很豐富,
杯盤餐具果醬奶油紅茶咖啡調味品滿滿一桌。

蘇格蘭早餐的烤土司
除了烤得焦焦的土司之外,
還有蕃茄蘑菇培根蛋(竟然沒拍照!),
真的是既營養又豐富的早餐。

如果每天都能夠吃這麼豐盛的早餐,
一定會頭好壯壯的!

它是哈吉斯

這一道菜可是大有來頭的,它不是焦糖布丁,不要認錯「人」了!
 它叫做哈吉斯(Haggis),是蘇格蘭的傳統下酒菜。
 把羊雜和燕麥調味後塞進羊肚,煮熟後,切塊放在馬鈴薯泥上面,
 淋上醬料,就可上菜了。

沒有想到蘇格蘭人吃羊雜,
「雜」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台灣人所說的「下水」!

這麼有地方風味的菜色,不論如何也得嘗嘗看,
我吃了兩口,沒有配威士忌。
嗯,有些辛辣,很重的口感,
沒有趁熱吃完的話,賸下的大概很難吃下肚了。

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或,習慣)台灣的下水。



這是湖區飯店的雞胸排餐,
雞胸旁放上的乳白色的馬鈴薯泥,
漂亮的擺盤。

外國人真是喜歡吃「禽胸」,
對我們來說,這塊吃起來澀澀的肉怎麼說也比不上其他的部位。
 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飲食喜好真是有趣。



難得的是,除了主菜之外,
有一盤燙青菜(綠花椰菜和小紅蘿蔔)當配菜,
滿足了我們在旅行中的青菜想念。


這道鱈魚燉飯是個美麗的驚喜。
點菜時以為它是魚排,結果送上來的時候,竟然是燉飯。
嘗了之後,很滿意廚師的功夫,我就把它吃光光囉!



這盤沙拉的口味也很棒,
我們在布里斯托的Radisson Blu Bristol晚餐的前菜。
遺憾的是,我覺得青菜太少了!



參訪劍橋大學的那天,吃的是這家義大利餐廳的麵食。
鮮蝦義大利麵,沒有加cheese,蠻對我的胃/味!
餐後喝了一杯濃郁的espresso,養足了精神去撐篙。
後來在倫敦街頭看到一兩間同樣的店,才明白它是一間經營的不錯的連鎖店。



在英國的第一晚就嚐到這道美味的羊腿,
烹調的口感和調味都令人滿意。

出發到英國前聽人說英國菜不怎麼樣,
好像也很難用力想出什麼英國名菜。

沒想到,這次的英國行竟然吃得不錯,
除了覺得肉好多、好大之外,
每一餐都吃得營養豐富。


英國這種小品種的馬鈴薯口感很很好,
讓我這種不太吃馬鈴薯的人,也吃了不少。




我十分佩服外國人吃甜點的功力,
像這種甜滋滋的檸檬塔,以及其他的檸檬口味的甜點,
還有Apple Crumble(我個人認為它就是沒有做成功的蘋果派),
實在令人想大喊:甜死人了!甜死人了!

人的胃真是有趣,出門即便吃得好,
到了後來幾天,朝思暮想的,
其實還是家鄉味。

所以,當行程接近尾聲時,
我的腦袋已經思念起滷肉飯和米粉湯囉!






2011年9月28日

馬上vs連鞭

我們說:「馬上來」、「馬上辦」!
表示我們會快速到達一個地方,或是迅速地處理一件事。

台語則是說,「我連鞭去!」
「連鞭」(liam-minn),有快馬加鞭、連連揮鞭策馬前行的意思。
是一個有行動感的用語,有意思吧?

想想看,「馬上」和「連鞭」相較之下,哪一個效率較高呢?

根據告訴我這個用語的長輩的看法,當然是「連鞭」比較有效了。
一個人跳上馬,坐在馬背上,馬兒可不一定會前進。
若是坐上馬的人鞭策馬兒,牠一定會前進。
如果事態緊急,不斷地揮鞭策馬的話,
馬兒肯定飛奔前行,就可以快速地到達目的地了!

可是,連鞭真的念成liam-minn嗎?
長輩說了,語言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發生發音上的訛誤,
連鞭的發音也是,可以稱之為「約定俗成的錯誤」吧!

現在我們出門不騎馬,而是開車、騎車(機車或腳踏車),
如果騎腳踏車要連鞭到的話,
連連鞭策的對象,不是馬,而是自己了!






2011年9月19日

英國行之莎士比亞故居

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有一間聖三一教堂,
此處是英國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長眠的地方。


這間禮拜堂還有例行的聚會,
除了上午的主日崇拜之外,主日晚上也有晚場崇拜。
令我想起小時候,在禮拜天,台灣的教會大部分都有上午禮拜和晚崇拜,
曾幾何時,台灣教會的晚崇拜陸陸續續地停掉了。


我們抵達這間聖三一教堂的時間,剛好遇到週日。
由於跟著旅行團,我們沒辦法參加他們的禮拜,
因為他們在做禮拜,沒辦法讓我們入內觀看莎士比亞的墳墓,
所以呢,我們就在教堂外面逛逛囉!


這個古老的教堂外面,綠樹成蔭的大庭院裡,就是墓園。
過去外國人的傳統就是這樣,信徒過世後就葬在教會旁的墓園裡,
表示過世的信徒已蒙上帝接納,息了世上的勞苦。
若是有身分有地位的信徒,像是莎士比亞這種,或是王親國戚之類的,
就直接葬在教堂裡面。

對我們來講,每週到教堂做禮拜都要經過墓園,真是很特別。
如果台灣教堂外面就是墓園的話,不知道對禮拜人數會產生什麼影響?



莎士比亞的故居一帶,已經規畫成一個小小的觀光區。
入口處立了一座小丑雕像,紀念這位英國大文豪。

雕像基座有一面刻了莎翁作品的名句,大意是:
聰明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很笨,
愚笨的人卻覺得自己很聰明。

發人深省哪!


莎士比亞紀念館門口立了這塊奠基石,
紀念館介紹了莎翁的一生和他的作品,
接著便進到故居,一個二層樓的木造房子,
參觀他的出生和居住之處。

不過,裡面禁止拍照。


走到庭院,還有十六世紀打扮的工作人員,
為她拍照或找她合照都ok哦!


這間木造的老房子,就是莎士比亞故居。

對於這位聞名於世的英國文豪,
我得老實地承認,我和他很不熟啦!
我的文學修養太差了,好像也沒有真正讀過他的作品,
大概只看過電影版的羅蜜歐與茱麗葉而已。

這次拜訪之後,如果幸運的話,
能夠沾染一點點他的才氣,
或許我的文字造詣能夠提升一些些吧!




2011年9月12日

不再有憂慮(Nada TeTurbe)



這首短歌是十六世紀聖加爾默羅修會的改革者大德蘭(Teresa of Avila, 1515-1582)寫下的短句,由法國泰澤團體譜曲。影片中唱的是西班牙文。

歌詞:
不再有憂慮   不再有害怕     與主在一起      什麼都不缺

Nada te turbe, Nada te espante,  Quien a Dios tiene, Nada le falta.




不再有憂慮   不再有害怕    有主就滿足

Nada te turbe, Nada te espante, Solo Dios basta.



大德蘭是西班牙亞維拉人,從幼年時就饒富宗教熱忱,
長大後加入加爾默羅修會(Carmelite,又譯聖衣會)。

大德蘭也稱耶穌德蘭(Teresa of Jesus),是教會歷史中三位著名的Teresa之一。
另外的兩人是小德蘭(Teresa of Lisieux )和廿世紀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她也是十六世紀三位著名的西班牙修會人物中的唯一女性。
另外兩人中一位是羅耀拉的依那爵(Ignatius of Royola),創立了耶穌會;
另一位則是著名的神秘派靈修者,也是加爾默羅修會的十字約翰(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

她最為人稱道的事蹟,是改革了十六世紀西班牙的加爾默羅修會。經過她的整頓之後,這個有點歷史的修會恢復了創會的初衷。除此之外,她在靈修生活的體驗,所謂「靈魂超拔」的經驗,也是許多追求靈命進深者的榜樣。

大德蘭在祈禱生活上經歷過長期且深刻的操練,她知道祈禱會面對的困難,她也親自尋找突破之道。她的著作《靈心城堡》(The Interior Castle),又譯《七寶樓台》,至今帶領許多有心在祈禱生活進深的人走向更深刻的靈修生活。這種深層的祈禱生活,讓她的生命豐富有深度,在帶領管理修院和靈性指導方面,發揮實際的功效。

大德蘭和許多進深到靈修祈禱生活的奧妙的人,共同體悟到祈禱最終就是完全放下自己,獨獨依靠上帝。這幾個字寫來輕鬆,卻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操練,才能往這個目標前進。

就如同大德蘭寫的短句一樣,「有主就滿足」!這句話或許曾經由無數基督徒的口中說出,然而,在實際的生活裡,恐怕只有極少數的人真正體會領悟其中的真諦。只有願意克服自我的驕傲和軟弱,學習完全依靠上帝、祈禱不恢心的人,才能從肺腑中吐露,「有主就滿足」!


2011年9月2日

英國行之湖區篇


離開蘇格蘭,往南走,來到著名的湖區(Lake District)。
據說這裡大小湖泊共有16個,加上綠意昂然的林木,
是一個景色美麗的保護區,號稱英國人的後花園。
當天住宿在溫德米爾(Windermere)的湖畔飯店(Lakeside Hotel),
入內一看,舒適怡人,我們長途搭車的勞累就此一掃而空。



這家飯店有一個令我十分贊賞的地方,
來到英國這麼多天,它可是第一家豪爽地提供免費上網服務的飯店!
 現在這種時代,出門難免想要上上網,
 使用網路的房客還要另外付費,而且收費不低,
 實在很小家子氣。
但是,這裡只要向櫃台人員要password,就搞定了。


我們住的房間面,就是照片中二樓中間那個窗戶。



清晨從房間往外看,籠罩在晨霧中的群山環抱著美麗的湖景。
 除了這兩艘私人遊艇之外,對岸也停泊了許多遊艇。



英國人應該很喜歡駕遊艇吧!
如果我有錢,又住在如此美麗的地方,我也要買艘遊艇來玩玩!


這家飯店lounge hall的設計也很舒適,
沒有豪華的擺設,卻讓人忍不住想坐下看本書、喝杯茶、發個呆。
湖景從大面玻璃窗映入眼簾,好輕鬆的感覺!
 好想要多住一天,可惜行程不允許。




走道上的樸素家俱,插著乾燥花的花瓶(不是塑膠花哦!),
 讓飯店散發著溫馨典雅的氣氛。
 這種美感是台灣大部分的餐廳和飯店缺少的,
我們大概太務實了,
連簡單的擺設都省略了,遑論典雅。



湖區是著名的兒童故事「彼得兔」的故鄉。
這裡的自然景觀能夠保留至今,
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功不可沒。
她不但創造了彼得兔,還出資買下大片山林,交付信託,
保存這裡的自然環境,不給財團開發破壞的機會。

在我看,波特小姐真是一位有情人,
不只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愛心落實下來,
也把這份愛心的果實留傳後人。 


甚至連居住在台灣的我們,都能夠在湖區搭船遊湖,
 盡情徜徉在青山綠水之中。


也能和湖畔的野鴨天鵝一起漫步,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在湖區,我們搭乘了復古蒸氣火車,車程約20分鐘,
來到這裡的觀光客大都會體驗一下。



車箱裡面是木製絨布座位,四人相向而坐。
 古色古香的,老實說,坐起來並不舒適,
 可能是這樣,所以車程才只有18分鐘吧!



在湖畔飯店那晚,我們遇見了Mr. Peter Brown。
他是飯店鋼琴師,知道我們是台灣旅客,
 歡喜地和我們聊天。
他說他遇過其他地區來投宿的華人,印象不佳!
 得知我們一家人要到倫敦聽音樂劇,悲慘世界,
 熱情地為我們彈奏了其中的三個曲子。

他選擇的第一曲,剛好是我很喜歡的,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


那天沒能錄下鋼琴演奏,就用這段影片湊合一下囉。


 

隔天早上,我們離開飯店時,
 彼得先生已經下班。

前夜沒有刻意互相道別,早晨無人彈奏的安靜鋼琴,
 就好像人生旅程中,令人淡淡懷念的偶遇,
加添了行程中的色彩。
回想起來,心頭泛起一股暖意。

 祝福彼得先生仍然熱愛他的彈奏,
 並且常常遇見知音!



相關閱讀:英國行之蘇格蘭篇


2011年8月29日

英國行之蘇格蘭篇



8月8日下午,啟程長途跋涉,終於在隔日凌晨,抵達倫敦機場。
 口乾舌燥、眼睛乾澀、昏昏欲睡地,等待轉機。
 目的地是英國北部的愛丁堡。



早上8點鐘,
踏上蘇格蘭的土地,人生的第一次!
天氣不如想像中的冷,這次我可是有備而來,
 亞熱帶的子民已經學會如何聰明地度過寒帶的夏天。



上了車,離開機場,映入眼簾的,
 是寬闊的草原和山丘。

 白色的羊群散佈在綠色的草地上,
 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吃著草,
 這是未來幾天不變的戶外景像。
 蘇格蘭的高品質羊毛產品就是來自這些好胃口的羊兒。






史特林橋畔風光




我們來到蘇格蘭的史特林城堡,這裡是宗教改革前夕,
 蘇格蘭女王瑪麗的皇宮,
也是她的兒子詹姆斯六世的皇宮。


皇宮的壁上繪著詹姆斯六世的皇徽。
這位詹姆斯六世後來前往倫敦繼任為英格蘭國王,
 接任了無子嗣的伊利沙白女王的王位,
稱號詹姆斯一世。


史特林城堡裡的教堂,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聖壇前,
 散發著寧靜神聖的氣氛。
 想像著以前的神職人員在這裡主持禮拜,
天上和地上在這裡相遇,
 有限的生命在這裡祈求無限的救贖!



在雷夢湖畔(Loch Lomond)的餐廳吃午餐,
窗外的湖光山色真是美麗。
 在這種景色下用餐,
吃下去的食物一定都會轉化為有益身心的養分呢!


這是在蘇格蘭的第一夜住宿的飯店

在蘇格蘭的第一夜,住在倫諾克湖畔(Loch Rannoch),
有點歷史的湖景飯店,木造的樓梯和樓板在腳下吱吱作響,
 房間不大,卻有山光水色的湖景。
寒冷的地方,房間不用裝冷氣,
 暖氣設備倒是不可少, 床邊和浴室裡都有。

比較不習慣的,是浴室的浴簾只能遮住半個浴缸,
洗澡時必須讓沒有排水孔的地板保持乾燥,
 實在是一大考驗哪!



來到蘇格蘭,一定要到聞名的尼斯湖一遊。
在雨濛濛的湖面上航行了約一小時,
 尼斯水怪(Nessie)沒有現身,
或許,牠去度假了,沒空理會我們!


不過,慕名而來的遊客還是很多,
 雖然沒有人能夠目睹Nessie,
 但是,美麗的傳說總是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第二晚回到愛丁堡,一邊用餐一邊觀賞蘇格蘭歌舞秀。
 表演節目設計的很好,雖然是小型的表演,
 但是感受的到演出者的用心,
 我們坐在舞台最前方,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拚觀光除了自然景觀之外,人文涵養也不可缺,
 台灣在這個部分還要多多努力啊!


舉世聞名的愛丁堡軍樂節是這次到愛丁堡的重頭戲,
表演的場地就在愛丁堡城堡外面的廣場。
 為了演出臨時搭起的大看臺,
 把城堡化身為表演場。


我們的座位在第10區,白天空蕩蕩的,
 到了晚上,座無虛席。
 來自世界各地和英國各地的人,
 聚集在此,為了觀賞軍樂節的演出。

令我比較不解的,是開演的時間,
 晚上9:00才演出,10:30結束,
 是不是外國人晚餐吃得晚的緣故呢?

 演出那天早上,愛丁堡下著傾盆大雨,
 原本擔心必須在寒雨中看表演的我們,
 蒙上帝施大恩,
 晚上竟然連一滴雨也沒飄下來,
 盡情地欣賞了世界一流的軍樂團體的演出。

 除了演出超棒之外,
 散場的效率和秩序也令我由衷佩服。
 觀眾不急不徐地等待前排的人離開,
 沒有人爭先,沒有人恐後,
 這種素養是怎麼培育的呢?
 好想知道!



在愛丁堡皇宮門口,觀看著這個有好幾百年歷史的建築物。
 以前,小老百姓要到此一遊,想都別想!
現在,我們只要付門票,就能進出了。


 結束了蘇蘭的旅程,開始前往南部的英格蘭。


2011年8月4日

用網路靈修

在網路這麼發達的世界裡,靈修也跟上資訊科技的腳步,只要電腦能夠連線,
就能夠在虛擬的空間裡,真實的進行靈修。

我發現了兩個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的靈修網站,很簡單易操作:
台灣耶穌會網站提供的 神聖空間─每日讀經祈禱(中文版的 Sacred Space)
依納爵靈修空間提供的 與基督有約 ── 每日讀經及默想

如果你想在靈修時順便練英文的話,就試試下面的每日解經:
One Bread One Body  由 Presentation Ministries 提供的 每日解經

不用因為這些網站屬於天主教會就怯步!
因為,從教會歷史的角度來看,
不論是天主教會、東正教會或是基督新教,
都是尊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基督宗教(Christianity)大家庭裡的一員!
 

2011年7月24日

再訪帛琉

帛琉,碧海藍天蓊鬱蒼翠的洛克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民族組成的熱帶天堂。

從台灣到熱帶天堂,
距離1600公里,往東南方3.5小時的飛行時間。
去天堂不太難,是吧?





有著巨大貝柱的車渠貝,是帛琉著名的海洋生物。
生長緩慢,可以長得很巨大,超過一公尺以上,
當然,前提是沒有遇到愛吃的人類。

據說,這幾年帛琉的車渠貝愈來愈迷你,
大的被吃、小的長的慢,
是不是無所不吃的台灣人大駕光臨的結果呢?


帛琉的另一個名產(有名的物產)是照片中的水果蝙蝠,
這隻是長眠在博物館玻璃櫃裡的標本。

千萬不要把水果蝙蝠當做恐怖片裡的吸血鬼,
素食的牠雖然面相不佳,卻是如假包換的vegetarian。

反倒是把牠煮成盤中飱(蝙蝠湯)的人,才可怕吧!



原住民族的木雕作品,
純樸的風格、述事的內容,
沒有文字的人民,
用木作大聲說出自己的故事!








慣於使用文字的我們,
對於線條、符號和形狀中的心緒,
能夠解讀多少?








前二晚住宿在太平洋飯店(Palau Pacific Resort, PPR),
門口的水燈石板,散發出濃濃的異國風情。

















休閒風的木屋景觀,進到裡面,
 度假的心情油然而生。
































一看到海洋,即使黃昏已臨,
獅子王仍然豪邁地躍入水中,盡情遊玩。
生性謹慎的雅虎站在沙灘上,讓一波一波的海浪洗滌著雙足。



隔天,我和支架男靠在晴空下的帳棚躺椅,
觀看頂著烈日在淺灘戲水的異國遊客。
把發呆當作旅程中的一部分,
整個人都輕鬆起來了!






海上,駕著帆船的不知名歐吉桑,
優雅地御風而行,令人羡慕。

海洋台灣的子民不黯水性,
曾經,長長的海岸線不供遊樂,
卻肩負著國防重責。
歷史,多麼反諷!





太平洋上的小島也一樣,
日軍和美軍在這美麗的天堂,
留下地獄般的戰爭史。








槍砲彈藥,不應屬於這裡。
美麗的島嶼,留下醜陋的印記。
標誌著:
WWII Japanese Military Defensive Cave.

曾經蹲踞在洞裡的軍人,不協調地用恐懼驚慌的心跳,
度過天堂島的日子!




天堂國度裡,願者上勾的植物掠食者,
野地的豬籠草不吃素,
迷惑昆蟲,補充營養。









屬於海洋的國度,當然有豐富的海洋生物,
可惜我沒有專業的水中相機,
只能把美麗的海底景觀私藏腦海!




















景觀池中的小魟魚,不知道是否想念廣闊的大海?


















帛琉的海洋資源豐富,
卻缺乏其他的物產,
大部分的東西都仰賴進口。

這家小北京,是我們用餐的地方。
東西好吃嗎?
嗯,相較之下,台灣的美食絕對出色!


這是我在PPR點用的日式便當,
食材是新鮮的,
24美元,在台北可以吃得更好更細緻吧!









旅程的後兩晚住在帛琉老爺渡假村,
算是舊地重遊。
2006年初訪,就是住在這裡。

















從房間看出去的景色實在迷人,
碧海藍天沙灘,還有棕櫚樹。

這家潛水用品和紀念品店成立於1987年,
由日本人經營,就在老爺門口的碼頭邊。








對於玩潛水的人,帛琉更是必訪之地。
傍晚歸航的船上,載滿了氧氣瓶,
這可是潛水員一整天的維生品,
也是標記潛水員潛水經驗的單位。
鋼瓶數字愈高,表示潛水經驗愈多!







最後一晚,摸黑去夜釣。
那晚月黑風高浪大,
魚兒沒上勾,同船的人暈的暈、吐的吐。
用來當餌的透抽無功而返。






我呢,夜裡躺上床,
才知道自己也暈的厲害,
連床都變成了船,繼續搖晃著!















最近有機會旅行時,看到旅館有不換毛巾床單的服務,
總是覺得歡喜。
能夠讓環境少一點因為自己的移動而污染,
只能算做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吧!

我期許自己是懂得做人的人哪!

 


老爺的紀念品店的門口,張貼著一張可愛的海報,上頭說:
We Are Turtle Friendly!
這家店為了保育海龜,不賣海龜製品。

這種有所不為的理念,正合我意。
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這類的「不為商店」,出現在各地,得到人們的認同。



旅行,不能免俗地要帶回一點土產。
我買了一瓶椰子油和2塊火山灰香皂,
正港made in Palau,
做為這次旅行的句點。

不過,心中有個小願望:
 希望有一天我的旅行,能夠進化到,
 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